5.27.2009

【創業】以身相殉,用死亡的張力創業 -創業家對談:何飛鵬vs.黎智英

整理、撰文 / 陳芳毓

壹傳媒創辦人暨主席黎智英、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兩人都是台灣的重要媒體經營者,但他們皆非清高出世的文人,而是草莽入世的創業家。


關於創業,一個說要「以身相殉」,一個質問「你夠拚命嗎」,彷彿事業比生命還重要。也正是這種性格,讓他們甘冒風險、找出未被滿足的市場缺口,在競爭激烈的台灣媒體市場一次次攻城掠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國。


這場由商周出版邀請旗下兩大暢銷作家出席的「創業論壇」,於4月23日舉行,為在不景氣中急著尋找出口的人提供建言。以下為對談內容摘錄。


創業的本質
用新方法,解決消費者的問題


何飛鵬(以下簡稱為「何」):把消費者的困難變成你的行動,是創業最重要的本質。如果你對市場上某個商品有不滿和憤怒,台灣可能就有2萬人和你有同感。


另一個本質是「不足」。很多人創業不成,就抱怨是資金不足、找不到好人才。如果資金夠、人對,那就不叫創業了。創業是在不足中突破,所以風險很高,但報償就是獲利。


還有一個本質是「創新」。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創新與創業精神》那本書裡提到,沒有創新,就不叫創業。所以,如果不能用新的方法、新的概念來滿足消費者,就不叫創業。


我辦公室後面的那些小吃店,開了倒、倒了開,大家只是重複「開店」動作,從提供的服務、工作方法到訴求對象都沒改變,怎麼會成功?


黎智英(以下簡稱為「黎」):創業,一定要跟別人正在做的生意有點不同,但不能是為了不同而不同,別人用腳走路,你不能為了不同而用手走路!(台下大笑)


你先要思考,有什麼是別人做不到的?能為顧客解決什麼問題?假如一個燒餅賣100塊,你有沒有可能賣80元?這是解決價錢的問題。很多人覺得燒餅很油,你能不能做出不油的燒餅?這是解決產品品質的問題。


先從很小的生意開始做,學會做謙卑的工作,不要一開始就想做大生意。創業不是做夢,而是做更好的產品給顧客。世界上沒有「飽和的市場」。當我做報紙、雜誌時,別人都說,「台灣這麼多報紙和雜誌,你還要做?」假如你能做出解決使用者的問題的產品,就可以創業。


創業家的條件
願冒險、有虛懷、敢拚命


何:創業家一定要有高度的冒險精神。如果你不能承受風險,只想安穩,那我勸你不要創業。


創業家還要有高度想像力,看到同樣一件事,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想像。


第三,創業家還要有耐心與毅力。像黎先生這樣一創業就成功,其實是少數。如果沒耐心,一離開創業的舞台,你就是失敗者。


黎:創業者要很樂觀、不怕困難,要誠實面對自己,失敗不要有藉口,不要說「這不是我的錯」「我運氣不好」。


創業是解決困難的過程,最重要就是有「虛懷」:知道自己做錯了,要結束自己的錯誤。很多人都愛談論「我做對了什麼?」,從不問「我有什麼可以改的?」我每天都這樣問自己,每天都去找問題出來解決。因為愈解決問題,愈能夠成功。


創業還要focus(專心),要專注去做最少的事。你應該問「我不需要做什麼?」而不是「我需要做什麼?」我都會把事情弄得很簡單、很清楚才做,當把不需要做的事情減掉,要做的事就愈來愈少。把精力投注到最小的範圍裡,就可以做到最好。


創業還要很拚命。愈亡命,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愈高。


沒有人天生適合創業,但很多人天生不適合創業:沒有承擔、太謹慎、自以為聰明、什麼事都要想好才做……如果你沒有這些問題,就可以創業。


創業的原動力
用好奇與創意,闖盪新事業


何:我創業的原動力,第一個是好奇,我喜歡新的東西,對已經知道的答案完全沒興趣。


我的創業夥伴詹宏志在我的新書《以身相殉》的序中提到,創業就是你認為全世界都錯了,只有你是對的,所以你要試試看。他寫到我心裡的話。這樣的動機是改變社會很大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破壞式創新」。


黎:全世界都錯了,我一個對,我不敢這樣想!(台下大笑)


創業第一要好奇,還要有創意。我從沒做過報紙、雜誌,甚至很少看電視。但如果你不懂,反而不會把過去的經驗帶進新事業,就能直接從嘗試錯誤裡去學習。


創業的心法
退無可退,拚命求生


何:創業要以身相殉,如果沒有過河卒仔的心情,千萬不要創業。創業成功需要方向和方法:有想法有創意,那是方向;有精準的紀律和執行力,那是方法。


每個人創業都有當時的情境,如果你想學他的方法,可能學到皮毛,無法學到核心的關鍵,所以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但是創業的基本原則是不變的,比如說不能腳踏兩條船、沒決心、沒耐心。


黎:我的心法就是不要怕不懂,勇敢嘗試,從錯誤中學習。永遠知道自己是無知的、永遠要謙卑。


我每次創業時都跟自己說,「這是最後一次創業,之後我便會死去。」我用死亡的張力去創業。


創業的年齡
永不嫌晚,但愈年輕愈好


何:創業是愈年輕愈好,因為成功的時間愈早。


不過,如果你已經40歲,也不會太晚。我雖然是35歲創業,但是等我真正想通了創業的道理,已經是45歲以後的事。其實,無論任何年紀,只要想通了、準備好,永遠都有機會,永遠都不會太晚。


黎:成名要趁早,虧錢了才能再來。年輕時創業,會比較大膽,因為不知死(台下大笑)。創業者真的要不知死,因為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創業者也不能太謹慎,否則會考慮太多。


創業,是從「無知」中闖出一個事業,為將來創一個事業;但將來如何,沒人知道。你不能想說「我要把所有事計畫好再來做」,這樣不過是recycle(回收)從前的經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創業一定不要怕失敗、不要怕沒有面子、不要怕朋友看不起。很多人年紀大了,擔心失敗了有損面子和身分,這是創業很大的顧忌。


其實四、五十歲才創業的人很多,瑞‧克勞格(Ray Kroc)就是五十多歲才創立麥當勞(McDonald's)。年紀大創業也有很多好處,像是知識經驗比較豐富、比較懂得用人、能夠容忍、圓融。


創業的時機
不景氣,是最好的時機


何:誰能改變經濟不景氣?一個是政府,另一個是創業家。這個時候如果有更多創業家進入市場,對現況產生破壞,才會有創新。


無論何時都是最好的創業時機,現在尤其好。金融海嘯讓每個人都害怕、畏懼、保守,但是當大家都害怕時,你就該狠狠地進場。因為創業的人少,你只要有所行動,成果都會被放大,機會也會變多。


如果你失業,創業可能是一條路,不過要先認清失業與創業的差別。創業是「下定決心」才去做的事,不是因為發生意外(像突然被裁員)才想到去做。不要把創業當成「找一個工作」,工作與創業最大的差別在於,工作是把風險留給老闆,把安定留給自己;創業則是自己掌握所有風險。


黎:現在是個inflection point(轉折點),金融海嘯會改變市場,企業的業務、產品、做事方法都要改變。不管是正要創業或是已經在做生意的人,都要把事業和新市場做一個新連結。


大環境不好,正是創業最好的時機,因為很多公司倒閉,市場讓出很多空間,人才比較好找,買設備也比較便宜。


創業的資金
只要做對事,自然有人願投資


何:這個社會甚麼都缺,就不缺資金。有錢人最大的困擾,就是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找不到可以託付的人才。台灣的天使投資人不少,如果找不到,是因為你沒準備好。


我創辦《商業周刊》時,很多錢都是企業家的資助。他們並不是覺得這個生意一本萬利,而是支持我、信賴我。這個信賴的過程很重要,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一定會有人投資你。但是,讓別人投資你,責任是很重的。你也可以從比較小的生意做起,然後慢慢累積,這是另外一條路。


黎:你們不要學我炒股票啊!(台下大笑)我當時很幸運,但我後來不炒了。我的夥伴問我,「為什麼不炒了?」我說,「賺了錢,我很興奮睡不著;賠了錢,我也睡不著!那什麼時候睡呢?」(台下大笑)創業其實不需要很多錢,不要想要爭一口氣給誰看,那穩死的。


創業的夥伴
能信任、能容忍,擁抱共同理想


何:如果問我,創業到現在有什麼遺憾,就是我還沒有一個人獨立創業過。我的個性很強,但能力不足,所以我的創業過程中都有夥伴,把自己欠缺的那一塊補起來,才有機會成功。如果你沒有自我認知,一意孤行想做老闆,就很難成功。


找夥伴不一定要找最強的,而是要找能夠彌補你的不足的人。當這個人出現時,就要尊重、溝通、理解、協調和忍耐,要知道你為什麼需要他。如果容不下他的怪癖和缺點,你也用不到他的優點。


創辦《商業周刊》時,當時的經建會主委趙耀東問我,「你一個人做嗎?」我說,「不,我們幾個人一起做。」他聽完就皺起眉頭說,「合夥生意很難做啊!」接著就拿起毛筆,在經建會的便條紙上寫下:「大家要有共同理想,才能永遠合作。」那張紙條現在還留在我桌上。


1991年左右,我到美國去採訪金士頓(Kingston)的創業老闆之一。他告訴我,「我們公司是雙頭馬車。」我聽了一頭霧水,很好奇問他,「雙頭馬車的公司怎麼運作?」
「很簡單啊,只要對方開口決定的事,我就不說No,就吞下來。」
「萬一你覺得他是錯的,怎麼辦?」
「錯了我也忍住,我就相信他。」
「只有你這樣子嗎?」
「只有我這樣子怎麼行?我講話時,他當然也要閉嘴。」
「那有沒有情況是,他做的決定你覺得不可行,但還是讓他過的?」
「我們常發生這樣的事!」
這真是合夥創業的最高境界!


黎:要相信一起創業的人,互不信任,會把精力都消耗了。我創業的方法跟很多人都不同,因為我很難跟別人一起工作,所以不找創業夥伴,就算有夥伴,也是你要聽我的。(台下大笑)


我覺得創業就是不斷地嘗試犯錯,我的夥伴都會很害怕,覺得「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為什麼每次都要嘗試錯誤?」所以我很難跟「一次就要做好」的人合夥。


創業的抉擇
只要方向對,就嘗試到做對為止


何:我創辦這麼多雜誌,有在成功後衰退而關掉,但很少在成功之前就關掉,只有一次例外。


2000年左右,我創了《房屋誌》雜誌,只做6個月就關掉,因為我發現,有一個關鍵因素掌握在別人手上,無論我用的方法再對,都無法取得這個因素。當我的努力是建築在「別人願意配合」的前提下,我絕對放棄。我不能容許脖子被別人掐住。


如果你只是遇到困難,但方向是對的,就要堅持。《商業周刊》賠了8年,可是我認為台灣需要這樣的刊物,就打死不退,用時間來換成功。


黎:我從來沒有放棄,除了adMart(編按:即黎智英在1995年成立的「蘋果速銷」網路零售,大虧40億台幣)。有些困難是解決不掉的,一定要結束;有些困難需要時間去解決,就暫時放在一旁,先解決其他困難。例如,做生意資金不夠,又沒人願意借,這很難解決,就放在一旁,生意做小一點。很多困難的發生,都是嘗試得不夠;假如嘗試得夠,很少有問題解決不了。


創業的成就感
證明自己是對的


何:創業的成就感,第一個是金錢。創業成功,你就有足夠的金錢,做想做的事。


另一個成就感,就是證明「我是對的」。比如說,我們假設電腦已經進入一般家庭了,所以創辦《PC home》雜誌,滿足大家學習電腦的需求。當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提醒我們,「你確定電腦已經到家了嗎?」這件事當時很多人不確定,最後我們證明自己是對的。


黎:我從不是為錢創業,雖然我現在有很多錢(台下大笑)。我要從創業中發現「自己能做什麼事」,這個過程是很興奮、很過癮的。



黎智英 壹傳媒創辦人暨主席
因無法忍受老闆「一定要照著他的方法做事」,25歲決心創業。
27歲時,拿著老闆發的7000元港幣紅利,加上借來的3000元,開始炒股票籌創業基金。1萬塊很快滾成了25萬,開了間成衣廠。
31歲跨足成衣零售,成立佐丹奴(Giordano)。1989年發生「六四事件」,看到中國開放契機,在香港成立《壹週刊》,一炮而紅。
1995年,香港回歸在即,許多報紙立場轉為親中。為與自由派讀者共鳴,創辦《蘋果日報》。
2000年,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認為台灣已真正步上民主,來台創辦《壹週刊》與《蘋果日報》。
下個創業計畫是成立電視台。

何飛鵬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大學時與家人合開青年商店,不知進貨成本和庫存為何物,直到支票軋不過來,才知創業辛苦。
第二次創業,已是《中國時報》記者,邊上班邊辦社區報紙,腳踏兩條船,又以慘賠收場。
1987年,台灣開放黨禁、報禁及外匯管制,決定用「周刊」註解社會變遷,創辦《商業周刊》。雜誌社多次瀕臨倒閉,苦撐8年才轉虧為盈。
1995年,預測「電腦」將從辦公室走進家庭,與詹宏志創《PChome》雜誌與城邦出版集團,自認此時才體悟創業道理。
2007年購併部落格平台Pixnet,網際網路是目前最感興趣的創業領域。

5.26.2009

【行銷】宅時代行銷

資料提供: 《大師輕鬆讀》328期 2009/5/14

掌握新一代的生意型態!

當今最關鍵的行銷挑戰,要想辦法利用所有新出現的科技,來提升市占率,並開闢全新的營收來源。為了做到這點,行銷人透過以下幾種方式:

宅時代行銷方法

1. 善用消費者勢力高漲的線上市集

不論產品是什麼,未來會有愈來愈多交易,是透過各式各樣線上市集完成的。能夠做好這種新的行銷方式,就能更了解顧客想要買什麼,並且善用對顧客的了解。

主要的短期策略是,要能跟上顧客喜好的演變。因此,行銷人必須積極嘗試各種線上市集,作法包括:

評估買家移往線上市集的速度——這樣才能先一步在那裡等他們。

找出適合的線上市集——要能盡量符合你的營運模式。

權衡利弊——比較建立新線上市集和加入既有線上市集之間的利弊得失。

擬定戰術以避免「大宗商品化」——要重新界定產品的價值範圍,或者用服務、更快速的配送、彈性定價等來增加價值。

長程要務是,必須有效運用在線上市集蒐集來的資訊來提升業績。要做到這點:

必須讓線上市集和其他銷售通路相互搭配——而不是當成會導致衝突和問題的破壞性新科技。

必須開發能創造價值的新服務——為線上市集的使用者帶來更多價值。

線上市集所蒐集的資訊必須加以善用——藉以預測供需狀況、訂定產業績效標竿,以及當作未來供貨合約的參考等。

2. 擬定適合線上買家的品牌策略

要經營線上品牌應該要精心規畫,不能碰運氣。要做到這點,線上品牌必須透過病毒行銷手法、個人化等創新,讓品牌與時俱進,並且不斷突破極限。即便是要將既有品牌推上網路,也要賦予新的特質和名聲。

要擬出成功的短期品牌策略,行銷人必須:

評估既有的品牌能否輕易推上網路。

評估品牌的投資要和線上消費者的實際行為相符。

長遠來看,挑戰在於要創造出有助於提高忠誠度的豐富線上體驗。行銷人可以採取下列作法:

把實體和線上體驗相結合——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迷人複合體驗。

專注在Y世代消費者的喜好上——他們已經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從小到大手中都握著搖桿、遙控器或滑鼠,因此對大多數傳統的品牌經營手法免疫,甚至嗤之以鼻。

將一般的直效行銷指標應用到線上品牌的投資上——並精確計算線上行銷方案的投資報酬率,就如同直效行銷人在他們的行銷活動上採取的那樣。比方說,次世代的電視機將擁有點選功能,消費者可以讓節目暫停播放,去購買片中主角所穿著的服飾。

3. 結合並採用新的互動式直效行銷工具

新的互動式直效行銷工具,不只可以用來刺激銷售,還能預測並影響顧客未來的行為。基本上,有效的直效行銷會透過可評量的方式,改善顧客關係。未來隨著愈來愈多顧客轉移到線上銷售通路,已經在這方面培養出實務專業能力的企業,將會取得相當大的競爭優勢。

短期來說,每位行銷人都應該試著去熟悉新的互動式直效行銷工具,譬如:

線上促銷方案,如折價券、抽獎等、許可式電子郵件行銷、網路顧客特性追蹤服務,也就是去觀察顧客喜好、網路的向上銷售和交叉銷售方案、自動化自助客服、聯盟行銷方案、. 線上活動贊助、網路廣告(橫幅廣告、點選式廣告等)、顧客關係電子郵件方案、電子報和記事提醒服務病毒行銷方案、企業行銷自動化。

長遠來看,行銷人必須選擇要如何把這些新工具,成功地整合到演變中的行銷組合之中,並使其成為公司日常營運的一部分。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做到:

建立投報率模型——可以用來評估新的直效行銷工具成效如何,並了解哪些方法可行、哪些不可行。

開始積極管理豐富的新顧客資料——因為每項成功的直效行銷活動,將會帶來大量的顧客回應。

透過協商掌握顧客資料——因為在未來,具有精確顧客資訊的資料庫對於其他行銷人來說,會是極其有價值、又可以轉讓的資產。

中英對照摘錄

Organizations that can force themselves to think about combining technology with other sales and marketing resources to build powerful 'engines of growth' will make more rational economic decisions about where to apply technology to boost their performance. The analogy is pretty simple. A sales and marketing team that is able to use technology to build a 'growth engine' that is faster and gets more miles per gallon than the other guy's engine will win. In the average company,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for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sales and marketing engine that propels revenue growth. --Stephen Diorio

「只要組織要求自己去思考,該如何結合科技和其他銷售與行銷資源,打造出強大的成長引擎,就能做出更理性的經濟決策,決定該在哪些面向上運用科技提升績效。打個很簡單的比方,業務和行銷團隊只要懂得運用科技,打造出比其他引擎更快、油耗更低的成長引擎,就會勝出。一般的企業通常都會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應用科技去強化推動營收成長的銷售和行銷引擎。」

——迪歐李歐

【行銷】 設計是件好生意

作者 : 文/馬克斯、圖/Design Passion 2009/05/25 09:59:12

瑞典的Design Passion,以簡單卻複雜的文創產業商業模式,替產業注入一股強心劑,讓斯德哥爾摩,搖身一變為熱情跳動的文創火山!
荒涼的建築被打造成能滿足慾望及夢想的地方。攝影:Helén Pe、設計師AIX Arkitekter

一座位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商業建物,約2,400平方米(726坪),位置絕佳,然而少有商家可以在這個地方安穩久留,這幾年來,此地已淪為臨時拍賣櫃來來去去的地方。平常沒什麼人氣,大多時刻給人一種破敗感受。

  這樣一棟荒涼建築,在瑞典Design Passion公司的策畫之下,於2009年4月18日開始,竟成了瑞典國民最關注的焦點之一,從老至少,從家庭主婦到商業白領,每天看見的聽到的,都是關於這棟建物的消息。這棟建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荒廢空間 繁華的盛宴

  瑞典是一個相當平靜的國度,人民悠閒沉穩、生活簡單踏實,社會十分詳和美好;不過,也就是這般的「慢活」,瑞典便少了那種不顧一切、全力一搏,有如巴西嘉年華會的熱情。從商業角度而言,這就是少了那些因為衝動、因為狂熱、因為一窩風所產生的強力消費勁道。然而,事情總是有兩面看法,冷靜的瑞典人反過來說,也就有著一股無處宣洩的巨大熱情,只是缺乏一個適當的時機,以及缺乏一位看見商機的人。<

  Design Passion的總監Lotti Ander,一位在文化創意產業有著多年經驗,橫跨設計、時尚、媒體的優雅女士,她就看見了這個機會。

  她自問,為什麼斯德哥爾摩家具展、時尚週,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設計藝術展覽時間,都是這麼的短暫, 以一天、一周、或是十多天為期限;她試想,如果可以找到一個大空間,將所有的設計師、藝術家、媒體都聚在一起,舉辦一場盛大的文化創意宴會、一場無盡的美學宴饗,然後讓所有興趣的人、所有需要激情火花的斯德哥爾摩市民,都能參與,那樣該有多美好呢?

  於是,Lotti下定決心,要籌備一場北歐罕見的私人設計嘉年華會,要把寧靜平淡的、甚至有點荒虛的斯德哥爾摩市,攪成一座發燙跳動的熱情文創火山。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到一個能舉辦嘉年華會的適當空間。

環環相扣 以刺激需求

  當我們用心一點, 在世上所有都市中觀看,你會發現,即使在最熱鬧的地段, 也總有一處不受青睞的、如同斷壁殘垣的商業空間。Lotti 花了一點時間,就找到了這樣的場地,說服業主之後,便立刻展開嘉年華的籌備工作。

  Lotti 成立一間,取名做Design passion(簡稱dp)的公司,建立了一個廣邀公關、行銷、設計、建築各領域精英的團隊,並開始尋找贊助商以及合作夥伴。

  差不多所有文化創意產業可以想到的點子,都在這用上了;所有資本主義鼓勵消費增加毛利的方法,也都包括了。於是有人說, dp是一間處處精算的策展公司,也可稱為不動產行銷公司,或是一間銅臭味極重的文化創意雜燴公司。

  不過,既便冷眼如我,也必須客觀指出, dp其實與所有的公司一樣,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比起我所看見的許多歐洲所謂的文創產業公司,dp更積極,更懂得說故事,更懂得使用設計創意,也更懂創造議題、吸引大眾目光。最重要的是,它知道如何將所有人的利益與需求拉在一起,也就是說 dp 十分熟稔,如何打造一個能滿足所有人慾望及夢想的地方。

品牌核心 貼近消費者

  透過dp的模式,設計師找到了媒體以及觀眾。讓自己的知名度以及身價大幅提升;家居用品製造商,經由設計師的巧手,讓自己的商品以最美好的面貌,呈現在公眾的前方,比起那傳統的展覽會家具展,更活潑、更有創意、也更貼近消費者。<

  過往已經沒有題材可以寫的設計文化媒體,忽然之間手上多了無數的料材;瑞典各大品牌,也能利用這次機會,嘗試一些平常不能做,或不敢做的行銷活動;比方IKEA在dp的建築中央搭起了一座美食餐廳;比方Smart汽車在擺滿家居品的空間中來回穿縮,展現車子短小精準特質;瑞典寬頻網路公司Bredbandsbolaget,也嘗試要在dp當中,玩一場寬頻科技與家居生活結合的遊戲。至於那群在冬日中昏昏欲睡、無聊至死的瑞典民眾,也盯著那在家門口前,漸漸搭起的美好嘉年節慶舞台,開始摩拳擦掌、梳妝打扮,想要好好大肆慶祝一番。

行銷策略 結合好內容

  dp在策略上,除了各大消費品牌本身的造勢活動之外,更與瑞典TV4 電視台合作,將這個活動本身,製作成一系列的設計時尚節目,在晚上最熱門的時段播出;在平面媒體上,dp在瑞典兩大報以及5大設計雜誌露出;同時於斯德哥爾摩市區最昂貴路段的兩大外牆上,做為期6週的櫥窗陳列以及戶外宣傳活動,像在台灣的台北敦化北路南京東路口,某大樓外側那面高牆的廣告效果。

  而在整個活動結束時的那一場慈善拍賣,與世界兒童基金會(World Childhood Foundation)的合作,更是畫龍點睛:它讓這個商業導向的品牌,剎那之間,多了一點人性,多了鮮明的「政治正確」,也多了一個企業社會責任(CSR)的美好印記。
  某方面來說, dp就有如網路入口網站,本身沒有「內容」,它僅以巧妙的方法,將所有人、在一個時間內、聚集於一個地方,讓彼此的需求,能在一個快樂的、充滿品味的氣氛下,被滿足、或是被創造出來、或是被莫名挑起。

  它將所有設計師、建築師的美好創意,仔細的包裝成媒體、消費者、以及廠商所需要的商品。dp所做的,就是將他人的「內容」,透過「掌握人們耳朵與眼球」的方法,以一個好價錢銷售給所有的人。

利益分析 最棒的藝術

  這麼多活動、這麼強的造勢、這麼繁複的品牌,要在短短的6周中發生,會不會讓人眼花聊亂,失去焦點?濃重的商業氣息、大量的利益流動、會不會讓許多有才華的設計師不屑一顧,以至讓普羅大眾失去了一探設計殿堂之美的機會?

  其實, Design Passion繼去年4月風光6周後,緊接著去年底就開始籌辦第2次,卻遇上了金融風暴。

  今年所有廠商,在開始時都是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然而到了2月,卻也都忍不住主動加入;瑞典設計師建築師們也是如此,從一開始的鄙視質疑,到後來見到許多有才華的新銳,借著dp這個平台快速崛起,都紛紛改變了想法,投出了申請書。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早就說過:「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

  如果,他的話還不能讓人信服,我想媒體曝光率、瑞典消費者狂熱、商業空間業主臉上的微笑、以及dp的美妙財務報表,應該可以讓我們對「設計是個好生意」這句話,以及dp這樣簡單卻又複雜的文創產業商業模式,有更強大的堅信。

▊馬克斯為動腦駐瑞典特約記者,歡迎來信maxsmiling@gmail.com

註1:
Design Passion 商業模式解密:
1. 將商業空間有效的規畫,切成數十個單位。
2. 將每一單位承租給一位,或一組設計師、建築師。
3. 每單位的承租者,負責尋找自己的贊助商,像是油漆公司、電子產品、或家具公司;而這些贊助商品牌的Logo,都可以光明正大在展場中露出。
4. 空間當中也包含時尚餐廳、設計商店、以及各大消費品牌的概念店。
5. 整個活動持續6周,對一般民眾開放,收取入場門票。
6. 活動期間,有音樂會、新品發表、工作坊、美學設計講座、以及其它公關行銷活動。
7. 6周後,展場大部份東西,透過拍賣公司進行義賣,將所得捐給慈善基金會。
8. 活動結束,商業空間歸還業主,業主以較佳的價格出租、出售。

註2:
馬克斯小檔案
  馬克斯,政治大學法律系畢,英國雪菲爾大學法學、企管雙碩士,法國EDHEC歐洲商學碩士。
  旅居歐洲時,發現藝術、文學、舞蹈與設計的巨大力量,開始嘗試以美好的事物來改變一個社會、文化以及國家。
  現居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為作家、策展人、品牌行銷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