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詹偉雄】2008.12.21 01:57 am
什麼是「經濟衰退」?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恐懼「經濟衰退」嗎?
衰退到復甦 靠技術革新
關於經濟衰退的解釋有很多種,但台灣比較少人注意奧地利籍經濟學家熊彼得的說法,他的主張是:每次的衰退都是一次「商業周期」探底的過程,其成因來自於「舊生產方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而廠商商品售價降低、利潤遞減而終面臨退出市場的絕境,但也每每在景氣谷底時,社會就會出現一批新的創業家,他們帶來「新生產方式」,生產出超乎顧客預期的產品,此時廠商利潤遞增並吸引更多追隨者,經濟也開始成長,直到此一「新生產方式」失去力量,褪色為「舊生產方式」為 止。因而,每一次的衰退,都包括著一次技術革新的可能,而每一次技術革新的結果,也預期著下一次衰退的到來。
在熊彼得的研究裡,「不安於現狀的創業家」以及他們「對舊生產方式的無情破壞」,才是推動經濟復甦的根本力量(而非凱因斯學派的「擴大公共支出」或是貨幣學派的「寬鬆貨幣供給」),用這層思考來思索台灣的過去與未來,實在具有高度的啟發性。
製造業創新 拉台灣起飛
戰後台灣半世紀的經濟發展,最大的特色是琢磨出一批批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製造業產業聚落,它們以「製造」為經濟行動的核心,在電子科技產業和傳統工業 領域的一次次起落循環中,從量產技術、品質控制、材料研發、供應鍊管理到產品的工業設計分別衝撞出各種熊彼得式的「破壞式創新」,這使得ODM(設計代工 服務)此一產業模式幾乎成為台灣專擅於世界的專利,其他國家欲學習而始終不可得。近年來,台灣的電腦代工廠商獲利能力甚至遠超過委託它們設計代工的國際品 牌原廠,即是台灣ODM產業創新能力的外在表徵。
創新遇瓶頸 社會很焦慮
然而,既然台灣ODM產業如此具有競爭力,那為何「憂慮」聲音不斷呢?我個人的看法是,這種焦慮,其實是我們衡諸台灣現有與未來的社會條件後,所產生的一 種「創新的瓶頸感」,它意味著:台灣難以再靠「製造業」裡各個企業對價值鍊的局部「破壞式創新」,就能夠打造新「商業周期」,其原因並非我們缺乏技術、資本與資源,而在於我們缺乏自許為第二個王永慶或郭台銘的「破壞式創業家」。
對一九七○年代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世代而言,需要「高度自我壓抑」、「苦行僧般節慾」、「信仰客戶」、「集體紀律」的ODM生命圈,是難以與他們的自我意象 相吻合的———隨著台灣這第一批「自由世代」的成人化與社會化,他們早已表現出與ODM社會的格格不入(「草莓族」稱號其來有自),同時也在許多不起眼的 角落,帶來一些中年人眼中「革命性、但產能不大的全新生產技術」(譬如獨一無二的咖啡烘焙、麵包製作、指甲彩繪與燒肉店經營),比起父兄為追求生存的財富與社會肯定而奮鬥,他們更在乎「工作個體性」、「事業主體性」的追求——和不斷改良先人成果的「創新」(innovation)比起來,全然耳目一新、更能自我肯證生命存在的差異化意義之「創造」(creation),似乎不得不地成為他們的優位選擇。有趣的是:我們中年菁英不斷譴責成績愈來愈爛的大學 生,卻從不深思這群人之中會不會誕生出像比爾‧蓋茲、史蒂夫‧賈伯斯和麥可‧戴爾這類大學沒畢業、但卻全然改變世界商業規則的人。
創造的世代 何必怕衰退
「創新」,必須有跡可循,但「創造」卻得無中生有,其差別,在於創業家是否有定義產品的視野與抱負、生活中能否經歷豐富的他者世界,而又有足夠的想像力。由「創新」到「創造」的轉折與痛苦,台灣目前正經歷於其中,一旦明白了這原委,我們又何必擔心衰退……。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數位時代》總主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